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百世之师”详细解释

百世之师 【bǎi shì zhī shī】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百世:世世代代。
之: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师:传授知识或技艺的人。

# 例句

1、那位伟大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艺术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艺术家,他不仅是当代的巨匠,更是百世之师

# 成语故事

柳下惠作士师,等于如今管刑法的官,他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罢免下台于是有一个人对他说:“先生你何必一定要在鲁国做事,出国去吧!你自己国家不要你,何必一定在这干,到别的国家说不定有更好的地位。”柳下惠答复他说:“一个人终身行直道,思想、行为、做事完全是直的,走正路来做人家的部下,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做事,都一样会有问题,都要吃亏,会被挤下来。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想真为国家社会做事,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国呢?祖宗都在这里,一样可以做事。”换句话说,不管在哪里,决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否则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困难。柳下惠的人品就在这里,为了贯彻人格的思想,为了贯彻传统文化以正道事人,以正道立身处世,忽视功名富贵,这是他的人格。 孟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书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苦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都能不受不良影响。因此,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的圣人,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

# 近义词

百代文宗

# 同义异形

万世师表

# 出处

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战国《孟子·尽心下》

# 引证

1、谹言崇义,卓为百世之师,杰作雄辞,散落四夷之远。

宋陆游《贺薛安抚兼制置启》

2、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3、明道先生曰:“子路亦是百世之师也。”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克治》

4、圣人者,百世之师也,孟子称伯夷之风可以廉贪立懦。

明李东阳《重建首阳书院记》

5、盖圣人百世之师,他时可称而学中必不可称,何则?以建学成典定作名分不可紊也。

清毛奇龄《先师判鬼录》

6、伯夷圣之清,柳下惠圣之和,两人百世之师也,吾辈得一可矣,而子乃独兼之耶!

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五

7、(友人郭正称之曰)法真名可得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法真传》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