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
比喻: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外部力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周佚名《诗经·小雅·鹤鸣》
1、知夫乔林之木可选,他山之石可转,将在物之非珍,谓求贤之不显。
清张式《燕昭王筑黄金台赋》四四五
2、督抚诸臣,承凋敝之后,处万分危难之地,其才皆足有为,责任匪轻,安危与共,宜联络一心,呼吸相应。臣愿时时效他山之石,谋断相资,雷同非福。
明吴甡《柴庵疏集·八·惊闻新命敬剖愚忠疏》
3、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他山之石”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现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
4、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逾于万里。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5、生因质弱,故尽一生气力与之敌斗,虽犯众怒,被谤讪,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明李贽《复陶石篑》
6、我愿意对你提供些个人意见。不过,这只是“他山之石”,供你琢磨而已。
现代李欣《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