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赤口白舌”详细解释

赤口白舌 【chì kǒu bái shé】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赤:比朱红稍浅的颜色,泛指红色。
口:人和动物吃东西的器官。有的也是发音器官的一部分。
白:像雪或乳汁的颜色,跟“黑”相对。
舌:舌头,人和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

# 例句

1、他们因为一些琐事而争吵,赤口白舌地争执不休,最后甚至动了手。

# 近义词

红口白舌
赤口毒舌

# 同义异形

红口白舌

# 出处

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唐卢仝《月蚀》诗

# 引证

1、片文只字不经世,赤口白舌空招尤。

宋吴泳《赠星翁郭若水》

2、今日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罚那毒誓。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八回

3、我敢是没有真凭实据,赤口白舌枉说人家的?

现代李涵秋《广陵潮》第二五回

4、或士宦等家以生硃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

宋吴自牧《梦粱录·三·五月》

5、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桧。禳(ráng):禳解,向鬼神祈祷,以消除灾殃。桧(guì):祈福消祸的祭祀。

宋周密《武林旧事·三·端午》

6、午日熏风,楚词高咏,度遏云声脆。赤口白舌,从今消灭,诸馀可意。

宋赵长卿《醉蓬莱·端午》

7、今日要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罚那毒誓!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