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功行赏 [jì gōng xíng shǎng]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例句
1、将军在战后计功行赏,对每一位英勇的战士都给予了应有的荣誉和奖励。
2、公司项目完成后,老板决定计功行赏,按照每个人的贡献大小分配奖金。
#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虞翻,他博学多才、口才出众,被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为功曹。当孙策的军队来征讨会稽时,虞翻看出孙策豁达大度、善于用人且深受百姓爱戴,便劝王朗不要与之为敌。王朗不听,结果兵败逃亡。孙策不计前嫌,让虞翻继续担任功曹,并以朋友之礼待之。后来,孙策有意攻取豫章,豫章郡太守是华歆。孙策派虞翻去说服华歆,希望他能主动献城。虞翻巧妙地利用王朗的故事,使华歆意识到自己的兵力远不及会稽,而孙策已经轻易平定了会稽。虞翻以此劝说华歆早做打算,以免伤及无辜百姓。华歆被他的话打动,决定投降。孙策顺利占领豫章后,他按照功绩给予奖赏,特别褒奖了虞翻,并让他以功曹的身份继续镇守会稽。从此,成语“计功行赏”渐渐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根据功绩给予赏赐的行为。
# 出处
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战国韩非《韩非子·八说》
# 引证
1、策既定豫章,引军还吴,飨赐将士,计功行赏。
西晋虞溥《江表传》
2、收拾人马,放炮安营,计功行赏。
清钱彩、金丰《说岳全传》第七八回
3、遂率汉土官军奋勇而出,申号令,设机谋,始突新兴,擒其骁将,鏖战盘江,摧其巨魁……将计功行赏,而公以疾引归。
明刘玉《丰润伯曹公墓志铭》
4、丫环里面有畏首畏尾不行抵敌者,重打五十板,有能奋勇争先出奇制胜者,计功行赏。
清李渔《连城璧》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