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yù bàng xiāng chí , yú wēng dé lì】
褒贬贬义
结构复句
组合复句式成语
# 基本释义
比喻: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鹬蚌:比喻两相对峙的人和物。
相持:两方坚持对立,互不相让。
渔翁:称年老的渔夫。
得:得到。
利:利益(跟“害、弊”相对)。
# 例句
1、两个公司因为价格问题争执不休,结果让另一家竞争对手鹬蚌相持,渔翁得利,轻松占领了市场份额。
#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 出处
蚌方出曝……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
# 引证
1、黄骥见主被杀,故与格斗,却成了鹬蚌相持,渔翁得利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