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把自己的思想寄托于文辞议论。
随事体习,切己研求,以上寻千载之绪,然后知圣人之所以言,与群弟子之所以书,皆日用饮食间事,在立则见,无行不与,而非托诸空言也。
宋魏了翁《张魏公紫岩论语说序》
1、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
清朱珪《〈赘说〉序》
2、乃笠翁不徒托诸空言,遂已演为本事。
明末清初李渔《闲情偶寄》
3、诸学士齐声应道:“臣等实愿身任使事,方敢具疏,岂有托诸空言的理?”
清吕熊《女仙外史》四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