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 【chūn qù qiū lái】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春季。
去:离开。
秋:秋季。
来: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
# 例句
1、在这片古老的森林里,春去秋来的季节更迭是自然的旋律,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轮回。
2、春去秋来,我们一起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四季一样,永远不变。
# 成语故事
匈奴的首领卫辰在暗中与前秦的皇帝苻坚建立了联系,苻坚认可了这种关系,并授予卫辰左贤王的职位。之后,卫辰派遣使者去苻坚那里,请求在内地给他分配一些田地。这些使者春天出发,秋天返回,带回了苻坚的同意和许可。后来,“春去秋来”这个成语逐渐流行开来,用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它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和不断前进,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抓住每一个春天般的开始,同时也要在秋天般的收获中反思和总结。
# 出处
卫辰潜通苻坚,坚以为左贤王。遣使请坚求田内地,春去秋来,坚许之。
唐李延寿《北史·夏赫连氏传》
# 引证
1、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明刘基《大堤曲》
2、春去秋来不觉老,忧患偏多安乐少。
元陈基《白头公词》
3、春去秋来容易过,思儿念女泪沾裳。
明高濂《玉簪记·合庆》
4、春去秋来百草青,古城落日烟尘生。
明王恭《夷门怀古》诗
5、大学士梁储语蒋冕道:“春去秋来,再不回銮,恐生他变。况且谣诼纷纭,多非佳兆,我辈身为大臣,怎忍坐视。”
近代蔡东藩《明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