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二桃杀三士”详细解释

二桃杀三士 [èr táo shā sān sh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主谓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用两只桃子杀死三个勇士。

比喻:比喻用计谋杀人。

今义:后因以比喻施用阴谋杀人。

二桃:二个桃子。
杀: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
三士:指春秋齐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景公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

# 例句

1、在这次政治斗争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二桃杀三士"的策略,成功地削弱了对手的力量。

#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齐国, 有三个勇士, 名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都力大艺精, 立过许多大功,但都性情刚烈,不好驾驭。有一次,相国晏子从他们身旁经过, 三个人都不理睬他。晏子大为不满,就去对齐景公说:“这三个人自恃有功, 目中无人,如果不及时把他们除掉,将会给我国带来很大祸害的。”齐景公问晏子:“有什么办法除掉他们。”晏子说:“你赏赐他们两个桃子, 要他们论功吃桃。”公孙接先谈自己的功劳。拿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也说了自己的功劳, 拿了第二个桃子。古冶子觉得自己的功劳比他俩大得多, 却没有得到桃子是奇耻大辱,于是拔剑而起,要他俩把桃子放下。公孙接、田开疆认为功劳是没有古冶子大, 拿了桃子真羞惭, 于是就拔剑自杀了。古冶子见二位勇士死了, 也十分恼恨自己的行为不仁不义, 如果我不敢死, 就是怯懦。于是, 也拔剑自杀了。

# 近义词

借刀杀人
二桃三士

# 出处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齐)景公,以勇力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人见公,曰:“……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因请公使人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田开疆)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战国佚名《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 引证

1、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

2、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唐李白《惧谗》

3、君前相国进谗言,顷刻二桃杀三士。

明谢肇淛《梁甫吟》

4、章士钊先生现在是在保障民权了,段政府时代,他还曾经保障文言。他造过一个实例,说倘将“二桃杀三士”用白话写作"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是多么的不行。

现代鲁迅《花边文学·大雪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