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吭捣虚 [pī háng dǎo xū]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掐住咽喉,捣击虚处。指攻击对方的要害和空虚薄弱之处。
批:用手掌打。
吭:喉咙;咽喉。
捣:用棍子等的一端撞击。
虚:洞孔;空隙。引申指薄弱环节。
# 例句
1、在辩论赛中,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批吭捣虚,直接击中了对方论点的薄弱环节,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重兵压境,围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面临绝境,紧急向齐国求救。齐王随即派遣田忌与智谋过人的孙膑领兵驰援。孙膑精通兵法,他洞悉魏国虽在外征战勇猛,国内却防守空虚。因此,他向田忌献策:“解决复杂困境,应避免正面硬撼;救援行动,亦非直接冲突为上。而应专攻敌方之要害与空虚,如此则敌势自困,危机自解。”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利用敌人的弱点进行精准打击。
随后,孙膑与田忌率部直捣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国主将庞涓不得不放弃对赵的围攻,匆匆回援。在庞涓返回的必经之路桂陵,孙膑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最终大败魏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此战之后,“批亢捣虚”这一战术思想广为流传,亦衍生出“批吭捣虚”、“捣虚批吭”等说法,均指通过精准打击对方的要害与薄弱环节,来瓦解其整体优势或攻势的智谋。
# 引证
1、凡为元帅,须要机谋,批吭捣虚。
元郑德辉《虎牢关三战吕布》第一折
2、自家姓炒名皮,字蓼花,乃油嘴出身,平昔帮闲钻懒,批吭捣虚。
明无名氏《石榴园》第一折
3、所谓批吭捣虚也。彼若还救,则已为我牵制,进退失利,无不成禽。
明严从简《异域周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