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鲍鱼之肆”详细解释

鲍鱼之肆 【bào yú zhī s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卖咸鱼的店。

比喻:比喻恶人或小人聚集之地。

鲍鱼:咸鱼。
之: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肆:店铺。

# 例句

1、他从小在鲍鱼之肆长大,却能保持清白,真是难能可贵。
2、这个地方鱼龙混杂,简直就是一个鲍鱼之肆,不适合孩子成长。

# 成语故事

《说苑·杂言》是由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刘向撰写的一篇散文。文中有一段描述,大致意思是:“当你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时,就如同置身于满是芝兰的香气中,长时间下来,你可能不再刻意察觉那种香味,因为你已经与之融为一体。相反,如果你与品德低下的人相处,就如同走进了一家售卖咸鱼的店铺,虽然起初你会觉得气味难闻,但久而久之,你可能也会不再敏感于那种气味,因为你已经与那里的环境相融合。” 这段描述后来衍生出了成语“鲍鱼之肆”,其中“鲍鱼”指的是咸臭的鱼,“肆”则是店铺的意思。这个成语原本指的是售卖咸鱼的店铺,但后来被用来比喻那些充满污浊气息的场所或环境,或者是那些品行不良、不三不四的人聚集的地方。有时也写作“鲍鱼之次”。

# 近义词

鲍鱼之次

# 反义词

兰芷之室
芝兰之室

# 同义异形

鲍鱼之次
迁兰变鲍

# 出处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汉刘向《说苑·杂言》

# 引证

1、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春秋孔子等《孔子家语·六本》

2、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3、少年才器可致远大,一堕此朋中,如入鲍鱼之肆,十年尚犹有臭也。

宋黄庭坚《与斌老书》

4、致陛下耳嚣目眩,忽不自知其在鲍鱼之肆矣。

清张廷玉等《明史·余珊传》

5、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入鲍鱼之肆,而不自知其臭,其斯之谓乎?

近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