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不翦 [máo cí bù jiǎn]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茅: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
茨:用茅或苇覆盖房子。
不: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翦:同“剪”,用剪子铰。
# 例句
1、那位艺术家为了寻找灵感,特意来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住进了茅茨不翦的农舍,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找创作的源泉。
# 出处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
# 引证
1、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虽逆旅之宿不勤于此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2、土阶无级,就击壤于新欢;茅茨不翦,易层巢于故事。
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
3、少陵解作惊人语,最爱乾坤一草亭。风月无边双鬓白,茅茨不翦数峰青。
明田艺蘅《姚子元书来……抚今感昔有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