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死不辞 【wàn sǐ bù cí】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受严厉惩罚或冒生命危险。
不辞:不推脱;不拒绝。
# 例句
1、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这种崇高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和亲人,我愿意万死不辞,即使面临再大的危险和困难,我也将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决不退缩。
#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蝉曰:‘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了董卓的手中。董卓掌管一切,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天子的仪仗,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在长安城郊郿坞,征集了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殿,囤积粮食,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他处心积虑要推倒汉室,自己做皇帝。
大夫司徒王允,看到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朝廷担心,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一天夜里,王允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走近一看,原来是他家中的歌妓貂蝉。
王允问:“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
貂蝉回答说:“我是在替您犯愁呀,这几天我看见您双眉紧锁,我知道您一定为国事操心,所以忧心忡忡。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而不辞……”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给貂蝉跪下,给貂蝉磕头。貂蝉扶起王允,王允流着眼泪说:“你也看到了,现在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廷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个义子,名叫吕布,此人骁勇异常,天下无人能敌。刚刚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再暗中献给董卓。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二人,让他们因为吃你的醋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十分坚决地说:“我已许下大人万死不辞,我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以死谢罪!”
果真王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贼臣董卓。
# 出处
若便此三者,臣万死不辞。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
# 引证
1、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
2、既而思败家之田,见绝之速,刳此归付釜鬻,烹而下酒,始泄此忿。今日虽万死不辞。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笑案》
3、公曰:“吾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今回许昌,便辞曹操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六回
4、魁胜兄弟,这仅是个开始,以后不光麻烦你,还得请你多关照。不过要用我,我也是万死不辞。
现代冯志《敌后武工队》九章
5、三胜一拍胸脯:“慰问志愿军,万死不辞,别说您还赏脸!”
现代邓友梅《〈铁笼山〉一曲谢知音》
6、贵堂抬头看看融着幽幽月亮的天空说:“国家有难,万死不辞。”
当代宗璞《南渡记》
7、干大业,先冒七分险,这不算什么,什么时候用到我,随叫随到,万死不辞!
当代檀林《旧都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