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现在比不上过去。
古义:原表示对自身日趋衰老的慨叹。
今义:后多表示因对现状不满而产生怀旧情绪。
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唐白居易《东城寻春》诗
1、久而久之,自己渐渐相信:生了儿女,当了妈妈,管了家务,劳了精神,自己准定有了变化,即不变丑,一定今不如昔。
现代李劼人《大波》一部三章
2、这两位作者都在忧患之中,眼前都是“今不如昔’,可是他们的语气中虽有悲愤,却没有感慨。
现代夏丏尊、叶圣陶《文章讲话》
3、洪觉范《冷斋夜话》,谓山谷嫡宜州,殊坦夷,作诗曰:“老色日上面,欢宗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冷斋不读书》
4、考昔时得人必在教官,今不如昔,或者谓入仕之门必慎其始,故今之为教官,不三考已致其事,尚何能冀其惠淑之益哉?
元袁桷《送俞教授回里序》
5、叹世君子,每有财帛世界今不如昔之说,予始闻而疑之,以为此特市井小人自为风俗。
明海瑞《赠蒙生德范还遗金序》
6、人物之生,先后多不相同,或乃今不如昔,或乃后胜于前。
清张履祥《送沈几臣之睦州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