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像恒河里的沙子一样难以计算。形容数量极多。
古义:原本佛经用语。
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古印度释迦牟尼《金刚经·无为福胜分》
1、普天下人如恒河沙数, 若是一个个的命数天上,都像算命先生流年般细细的开载在那簿上,得几间屋装这簿籍?
元末明初罗贯中《平妖传》
2、大凡人生在世,挺着一条身子,和世间上恒河沙数的人打交道。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3、老聃作五千言,释迦有恒河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
现代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
4、历溯古来帝王卿相及文人学士,为野人妇孺之所知名者,能有几人。意生前赫赫,死后冥冥,如恒河沙数。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刘智庙》
5、吾愿恒河沙数仙人,并遣娇女,婚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
6、“擢发难数”,这是形容事物宛如恒河沙数,多到难以计算的。
现代秦牧《语言文学的传统势力》
7、“恒河在西域无热河侧,沙至微细,佛近彼河说法,故凡言多常取为喻。”因以“恒河沙数”形容数量多至无法计算。
明袾宏《弥陀经疏钞》
8、能达斯旨,可类恒沙。
南朝梁沈约《千佛颂》
9、常叹曰:七宝布施,等恒河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
唐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
10、岂知同在恒沙数,谁独能回大海澜。
清赵翼《近日刻诗集者又十数家翻阅之余戏题一律》
11、恒河沙即众生相,高文一卷含辛酸。
清陈世宜《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