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某种情势不断向程度深重方面发展。
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
1、既而旷日绵岁,老师费财,两河之寇患,有加无瘳,而邦本已始覆矣。
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
2、风暴正不知何时过去,现在是有加无已,那目的在封锁一切刊物,给我们没有投稿的地方。
现代鲁迅《致曹靖华》
3、比如肉厘酒捐,比如油捐糖捐,还有许许多多的捐,年年都有加无已,何以又不恤民艰呢?
近代李劼人《大波》一部八章
4、归后三月,继母之责骂,有加无已,吾妻至此忍无可忍,对外略出怨言。
现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兼做小商人》
5、姬之侍左右,服劳承旨,较婢妇有加无已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
6、辽也,金也,元也,皆非起于诸夏,深有得于圣贤之教者也。然于孔道之尊,有加无已,至元之诏词美号至矣,无复有加矣。
明夏良胜《中庸衍义》卷三
7、且不许擅私置庵,有增无已,何为哉?
宋陈造《罪言》
8、然而左右独以为不然,时以书相劳问,意有加而无已。
宋陈亮《复杜伯高书》
9、试想我们一年中生利的男子,应纳四十五元的人头税与外国,你们想想,这种担负是大不大呢? 是可怕不可怕呢?而且这种人头税还是有加无已的。”亦作“有增无已”。
现代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