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 【qiǎo wú shēng xī】
褒贬中性
结构动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
悄:静。
无:没有(跟“有”相对)。
声息:声音,动静。
# 易错
“悄无声息”的“悄”读qiǎo,是三声。
# 例句
1、清晨的森林中,一切都显得悄无声息,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和树叶的沙沙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 成语故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其精湛的诗歌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巧妙运用了环境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静谧的江面景色。诗中写道:“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描绘出东面和西面的船只都静悄悄的,只有江心之中映照着一轮皎洁的秋月。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为琵琶声的出现做了铺垫,更巧妙地烘托出琵琶声的美妙与动人。在这静谧的背景下,琵琶声悠扬而起,仿佛是秋月与江水共同奏响的一曲天籁之音。这份美妙与静谧相互交织,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令人陶醉。后来,这两句诗中的“悄无言”逐渐演变成了成语“悄无声息”,也作“悄然无声”,用来形容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儿声音。这个成语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表达静谧、无声之美的经典词汇。
# 出处
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唐白居易《琵琶行》
# 引证
1、一刹那间,耳根十分清净,居然悄无声息。
许慕羲《宋代宫闱史》
2、果然厢房门紧闭,静静悄悄无声息,铺笼帐被都在房间里,不见儿子小调皮。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