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 【lì wǎn kuáng lán】
褒贬褒义
结构动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阻止异端邪说的泛滥。
比喻:比喻竭尽全力去挽回十分险恶的局面。
力:竭力,尽力。
挽: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
狂澜:汹涌的大浪,比喻异端邪说横行。
# 例句
1、在此种险恶局势下,全国人民均希本党坚持正义,力挽狂澜,本党亦誓为人民的期望竭智尽思奋斗到底。
# 成语故事
韩愈在文中虚构一个国子先生与弟子对话,讲述“进学”的道理,并表现作者遭贬斥不得重用的牢骚。弟子称赞国子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先生于学业,可以算得上勤奋了。抵制异端,排斥佛老。补充儒学说不到的缺漏,阐发儒学的微言大义。寻求茫茫失传了的儒学之道,独自广征博搜,承续先哲,防堵百川泛滥而使均向东流,挽转已经倾泻的狂波再使之掉头。就是说,让百家学说都归于儒,拯救儒学的衰退局面。”
# 出处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唐韩愈《进学解》
# 引证
1、笔端力挽狂澜倒,袖里亲携太华来。
元王恽《挽李子阳》诗
2、文章道丧五百载,力挽狂澜回大海。徐陵庾信枉自矜,浮靡余风宁复在。
明陈柏《寄题陈拾遗读书台》诗
3、乾坤苍莽正风尘,力挽狂澜仗要人。
清丘逢甲《村居书感次嵩甫韵》诗
4、既不能随人造反,也无路报国,力挽狂澜,难道就这样糊糊涂涂地坐待国亡家破么?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三章
5、亲临虎穴安天下,力挽狂澜拯众民。
当代马国征《瞻仰梅园新村周总理故居》诗
6、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青年时代一样:横刀跃马,驰骋沙场,力挽狂澜,虽万死而不辞呵!
当代柯岩《岚山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