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志在四方”详细解释

志在四方 【zhì zài sì fā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立志于天下。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志:志向;志愿。
在:在于;决定于。
四方:东、南、西、北,泛指各处。

# 例句

1、这位年轻的探险家志在四方,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2、他从小就志在四方,希望能够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 晋公子重耳流亡在齐国的时候, 齐桓公很优待他,还给他娶了姜氏做妻子。重耳舒适地在齐国过生活, 竟不想再作什么远大的打算了。这时, 跟重耳出逃的随从人员很着急, 便偷偷地商议设法让重耳离开齐国。不料, 姜氏的一女仆听到了这一秘密, 并即刻报告姜氏。姜氏听了, 当即杀死了女仆, 然后对重耳说:“你心怀四方大志, 这很好。你放心去吧, 我已经处死了听到你们秘密商议的女仆。”重耳一听很惊讶, 马上明确表态道:“我没有打算离开你, 也没有打算离开齐国啊!”姜氏劝导说:“你的确应该远走高飞,若这样贪图安逸, 会妨害你的前途的。”但是重耳还是不听。于是, 姜氏便和侍从一起, 用酒灌醉重耳, 而后将他弄上马车, 立即离开齐国。后来重耳游历好几个诸侯国, 经受了一些锻炼, 终于回国继承了君位, 成了当时有名的霸主——晋文公。

# 近义词

千里之志
志在千里
雄心壮志

# 反义词

胸无大志
鼠目寸光

# 出处

姜氏杀之, 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 我杀之矣。”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引证

1、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图出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

2、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扆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

3、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

明末清初顾炎武《与三侄书》

4、夫人处外,志在四方。内辅得贤,厥家乃昌。

明方孝孺《胡夫人范氏墓碣铭》

5、不然,乐天知命与安土敦仁亦殊途矣。以志在四方,假浮家泛宅,为漫游计,而反与安土者同其歌咏,意固何为?

清毛奇龄《乐天堂集说序》

6、大丈夫志在四方,做一番大事的痴心倒是有的,将来回到家乡,一个礼拜能来逛一次,就算享福了。

现代欧阳山《三家巷》二一

7、士生悬弧,志在四方。伸屈有时,变化靡常。

元刘敏中《故赵千户神道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