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
比喻:比喻人怀念故乡、故国。也比喻人不忘根本。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
1、但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万里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九
2、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
3、臣功臣苗绪,生长王国,惧独含恨以葬江鱼之腹,无以自别于世,不胜狐死首丘之情,营魂识路之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寇荣传》
4、我告诉过你“狐死首丘”的故事,一个人到了死都是怀念自己的乡土的。
现代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
5、鸟飞反乡,兔走旧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6、臣兄襄从陕北渡,假路求西,狐死首丘,欲暂见乡里。
唐房玄龄等《晋书·苻登载记》
7、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钟仪在晋,楚弁南音。
唐房玄龄等《晋书·苻登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