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四海为家”详细解释

四海为家 【sì hǎi wéi jiā】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封建帝王称占有四海,统治全国。用以夸耀帝业宏大。也指国家统一。

比喻:亦用以喻人居无定所。

今义:后也用来指漂泊不定,到处都可当作自己的家存身。

四海:指全中国。
为:当做,认做。
家:居住。

# 例句

1、作为一个探险家,他早已习惯了四海为家的生活,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迅速适应环境,开始新的探索。
2、他的人生仿佛是一部流浪史诗,四海为家,不断追寻着心中的梦想和真理,从未停止过脚步。
3、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跨越国界,追求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生活体验。

#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0年,汉丞相肖何主持修建未央宫。肖何把未央宫的规模搞得很大,设有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和太仓。高祖刘邦剿灭了韩信叛乱军队的残余回来,看到宫阙搞得壮丽异常,非常生气,责备肖何说:“天下苦战数年,动荡不安,成败尚未可知,为什么要修建这样华丽的宫室呢?”肖何说:“正因为天下尚未安定,才可以乘机修建宫室。天子以四海为家,没有壮丽的宫室不足以显示威严,并且可以不让后世的建筑超过它。”高祖这才高兴起来。

# 近义词

天下为家
到处为家
四处漂泊
浪迹天涯
浪迹江湖
浪迹浮踪
断梗飘蓬
断梗飘萍
居无定所

# 反义词

安土重迁
安身立命
安居乐业
落叶归根

# 同义异形

四海一家

# 出处

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战国荀子《荀子·议兵》

# 引证

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清流。而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

2、但李密身如飘蓬,四海为家,何睱计及家室?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四十一回

3、从此,我开始了四海为家的生活,我穿百巷住千家,每夜睡在别人家的炕上。

当代孙犁《住房的故事》

4、建都邑,正方位,画崇墉,刳浚洫,必凭天地之险,然后四海为家。

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铭序》

5、十年作客,四海为家。

元汤式《普天乐·别友人往陕西》曲

6、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

7、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太平天国洪秀全《吟剑诗》

8、四海为家,寸心不把名牵挂,待时运通达,我一笑安天下。

元末明初罗贯中《风云会》第一折

9、咱们作艺的四海为家,两个山碰不上,两个人总有碰上的日子。

现代吴祖光《闯江湖》第三幕

10、他们是四海为家的兵士,过惯戎马生活。

当代郭小川《在大沙漠中间》诗

11、人君以四海为家,固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何有公私之别?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

12、他笑了说:“这家人吃什么,咱们就吃什么!”这种“天地为牢”、“四海为家”的囚犯,恐怕只此处可有,比较内地土牢的生活,强胜万万了。

现代冰心《平绥沿线旅行记·百灵庙》

13、道静望望余永泽那双不安的小眼睛,沉重而又天真地说:“哪儿去吗?不知道!到处流浪,四海为家。”

当代杨沫《青春之歌》一部五章

14、我等断梗飘蓬,四海为家,有兴即留,本无着处。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三集》八回

15、大丈夫四海为家,何必故土,况吾乡远在西邮,地土瘠薄,人又粗鄙,有甚好处?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八

16、想英雄四海为家,楚尾吴头,海角天涯。

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

17、有诇人录诏报云南,云南词不逊。词云:“一人有庆,方当万国而来朝;四海为家,岂计十人之有费。”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下》

18、中年为别更堪频,四海为家托一身。

宋陈师道《次韵别张芸叟》

19、方今圣上,同天号于帝皇,掩四海而为家。

汉张衡《西京赋》

20、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21、何得不怀吾土,将乐他乡?虽四海为家,孰匪斯人之适。

唐无名氏《对移贯判》

22、我此时是一无牵挂,四海为家,可以说得行无定踪的了。

近代吴趼人《痛史》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