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哄而散 【yī hòng ér sàn】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在一片吵闹声中散去。亦表示突然、混乱地散去。
一:全;满。
哄:吵闹,搅扰。
而:连词。
散:分开,由聚集而分离。
# 例句
1、当老师宣布今天没有作业时,教室里的学生们立刻一哄而散,欢呼着奔向操场。
2、听到主持人宣布抽奖活动已经结束,原本还在热烈讨论的观众们立刻一哄而散,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 成语故事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有户财主,哥哥叫袁龙宾,弟弟叫袁凤宾。袁凤宾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袁绍芬。
袁绍芬这个公子哥儿靠着荫下之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为非作歹。一年正月,袁绍芬外出游逛,便去赌钱。谁知一输再输,血本无归。越输越想赌,没有钱怎么再赌呢?赌家沈七看出他是个毛头儿,就让他再赌,直到夕阳西下,总共输银二百七十二两。沈七叫他打了一张欠条,让他到他家凭条取钱。
沈七收了赌具,欢天喜地到袁绍芬家去要钱。袁家守门人根本不相信,一伸手给了沈七一个耳光;沈七也上去把守门的一把揪住不放,吵闹不止。里面听见外面吵闹,便都急忙跑出来,七手八脚把沈七痛打了一顿,直打到他喊爹叫娘才把他放走。
沈七钱没讨到半文,反而挨了一顿毒打,心中越想越气,回家便要服毒自杀。沈七的老婆见沈七服毒,急忙叫他跑到袁家去,即使是死也要捞口棺材。沈七一气跑到袁家,但袁家大门早已紧闭。不一会儿沈七便死在大门口了。沈七死后,看热闹的人很多,纷纷嚷嚷,擂鼓似地冲撞着大门,喧闹的人群中夹杂着一些无赖之徒,他们大喊道:“袁家仗着有钱有势,威逼人命,你们不打进去,还等到什么时候!”于是无赖们一声呼啸,冲进袁家,把一些值钱之物以及银钱细软,抢了个精光,一哄而散。过了一会,袁龙宾、袁凤宾回到家中,听说这事,急得搓手顿脚。
# 出处
(阁臣)御笔朱书四大字,曰:“今年且罢。”于是一哄而散。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壬戌科罢选吉士》
# 引证
1、人们互相使个眼色,一哄而散,只留下三癞子和几个团丁。
当代杨佩瑾《霹雳》
2、话说众人以为天时尚早,王小玉必还要唱一段,不知只是他妹子出来敷衍几句就收场了,当时一哄而散。
清刘鹗《老残游记》三回
3、许多闲汉便张大了嘴看那个傀儡戏,到收钱时却一哄而散。
当代沈从文《从文自传》
4、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执得不可开交。可是约莫过了半个钟头,大家又一哄而散,神厅里恢复了原来的寂静。
现代欧阳山《三家巷》一六
5、大家才嘻嘻哈哈一轰而散,跑出去了。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二八回
6、长辈们陪着吊孝的客人一离开席棚,乐器随即而止,我们这些孙男孙女们便一轰而散,去各干各的事儿。
当代浩然《乐土》一八章
7、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8、李主席宣布休息,大家就一哄而散,好像是下了课的小学生。
现当代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
9、众人踌躇了半天,也没别的法子可想,只得依了他的说话,彼此一哄而散。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六十回
10、陈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再没有人来给巫师捧场。
现代巴金《家》三十四
11、甲无婚书,无以自明。问女,则女无一言。知为媪所绐,但呼咄咄,而众已一哄而散矣。苏谚所谓“放白鸽”者也。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三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