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今义:后用“目无余子”形容高傲自大,目中无人。
惟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祢衡传》
1、野菊诗成便出伦,期君不堕世间尘。当时举目无余子,今日论心有几人。
元张之翰《和刘漕君卿留别韵二首》诗之一
2、俄罗斯雄跨亚欧洲,地大物博,常思自逞其雄。虽不专主于商务,而振作有心,目无余子。
近代郑观应《欧洲商务盈绌变通商务论》
3、以后端大人一人来川,既办路事,又办军事,与老头子和衷共济,岂不比夹杂一位目无余子的岑大人在内,方便得多吗?
现代李劼人《大波》二部六章
4、当时他以才华茂发,知名于同学中。而且恃才傲物,目无余子。
近现代韦君宜《忆魏东明》
5、听他口气,已是目无余子。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