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大巧若拙”详细解释

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大:跟“小”相对。
巧:灵。
若:好像。
拙:笨拙。

# 例句

1、他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的大巧若拙的风格,让他的作品在平凡中透露出非凡的韵味,深受观众喜爱。
2、这位大师在艺术创作上深谙'大巧若拙'之道,他的作品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精湛的技艺。

# 成语故事

老子,姓李名耳(也有人认为姓老名聃),是和孔丘生于同一时代即春秋末期的一位思想家。著有《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关于老子的姓名及《老子》一书是不是老子所著,历来有争议,本书《老子》为老子所著)。此书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过程,包括某些朴素的辩证法,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和日常生活。 《老子》第四十五章是老子人生论的一部分。在这一章里,老子运用朴素的辩证观点指出:有道德修养的人,其言行的实质和表现出的现象未必都是一致的。他说:大的成就好像亏缺,但它的用处是不会失败的。大的充实好像空虚,但它的用处是不会穷尽的。大的正直好像弯曲。大的灵巧好像笨拙。大的辩才好像语言迟钝。大的得利好像亏本。在生活方面,活动可以战胜寒冷,静止能够战胜炎热。在政治方面,清而无欲,静而无为,可以做天下的君长。

# 近义词

大智若愚
大直若屈
深藏若虚
大辩若讷

# 反义词

不可一世
愚不可及
愚昧无知

# 同义异形

大直若屈
大辩若讷

# 出处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春秋老子《老子》第四五章

# 引证

1、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

战国庄周《庄子·胠箧》

2、古人妙迹,用意沉郁,息心冥搜,不可得见,故大巧若拙,明道若昧。

宋陈思《书苑菁华·唐张怀瓘评书药石论》

3、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

明吴承恩《西游记》七八回

4、以我之愚鲁,只能看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等几点意思。

当代周同宾《龙潭沟石头记》

5、真正的大画家,却是大巧若拙,独创新面貌。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艺术的魅力》

6、古人妙迹,用思沉郁,自非冥搜,不可而见。固大巧若拙,明道若味,泛览则混于愚智,研味则骇于心神。

唐张怀瓘《评书药石论》

7、影片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普遍,似乎就是作者随意拍下来的几个镜头,实则是大巧若拙;平淡中含深度,平凡中有意趣,平常中藏新意。

当代姚晓濛《电影观念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