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低声下气”详细解释

低声下气 【dī shēng xià q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说话时不敢高嗓门,声音压得很小。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低:地势或位置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与“高”相对。
声: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
下: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气:怒,或使人发怒。

# 例句

1、为了争取到这次的合作机会,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去向对方道歉,希望能够得到原谅。
2、尽管小明平时性格倔强,但面对老板的严厉批评,他也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承认错误。

# 成语故事

朱熹论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专为尚未启蒙的儿童编写了《童蒙须知》,对于学童日常生活的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等言行举止,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其中在〈语言步趋〉篇中提到,为人子弟,要“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諠哄,浮言戏笑”。就是说:作人子弟,要尊敬长上,态度要恭顺,声音要柔和,说话要详细缓慢,不可以高声諠哗,夸张嘻笑。“低声下气”是直接摘自此处的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恭顺小心的样子。

# 近义词

低三下四
低首下心
卑躬屈膝
下气怡声
俯首帖耳

# 反义词

趾高气昂
不卑不亢
盛气凌人
出言不逊
趾高气扬

# 同义异形

赔身下气
柔声下气

# 出处

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

宋朱熹《童蒙须知·语言步趋》

# 引证

1、赵玉华平日在他面前从不低声下气,可也从未有过怒目金刚的时候。

当代周克芹《桔香,桔香》

2、若有短处,曲意替他遮护,更兼低声下气,送暖偷寒……岂有不爱之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3、宝玉背地里拉着他,低声下气,要问黛玉的话,紫娟从没好话回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4、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听说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现代鲁迅《呐喊·药》

5、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

宋朱熹《童蒙须知·语言步趋》

6、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五回

7、婆婆摔锅打碗,嫂嫂比鸡骂狗,自己还是该低声下气哩,还是该再和她们闹起来呢?

现代赵树理《三里湾》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