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用面部表情神态和出气发声来指使人。形容有钱有势之人待人的傲慢态度。
比喻:比喻任意支配,运用自如。
行虽犬彘,家富势足,颐指气使,是为贤耳。
东汉班固等《汉书·禹贡传》
1、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
唐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
2、“钦差大臣”那副颐指气使,动辄“当面开销”的派头,令人望而生畏。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3、反之,如果不顾一切,依靠权势,蛮横逞强,颐指气使,巧取豪夺,就是所谓霸道了。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王道和霸道》
4、还有那安富尊荣、家资广有的女同胞,一呼百诺,奴仆成群,一出门,真个是前呼后拥,荣耀得了不得;在家时,颐指气使,威阔得了不得。
清秋瑾《敬告姊妹们》
5、至于买办阶级,受帝国主义之颐指气使,以为厉于民国,其罪状亦擢发难数。
现代佚名《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6、唐自昭宗迁都之后,王室微弱,朝廷班行,备员而已。振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梁书·李振传》
7、他慢慢意识到,潘家的人在和他说话时没有了过去的谦和与平等,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颐指气使的做派。
明李明性《故园》三八
8、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颐指气使,无不惮。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杨国忠传》一O六
9、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
西汉贾谊《请封建子弟疏》
10、以颐指麾,以气使令,言其怙朱全忠之势而肆其骄豪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二年》二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