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听到有分量的话,或遇到令人不快的情景,一时心情沉重而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齐王愀然变色,曰:“然则奈何?”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传》六九
1、性周密畏慎,恒若不足,每闻后命,愀然变色。
唐李百药《北齐书·杨愔传》
2、次日,越王使人召范蠡,蠡已行矣。越王愀然变色,谓文种曰:“蠡可追乎?”
明、清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八三回
3、鲁哀公问孔子曰:“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乎?”孔子对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哀公愀然变色,曰:“善。”
西汉刘向《说苑·一〇·敬慎·二四》
4、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𫖮)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