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年终时虔诚地祭祀对农事有功的神灵作为报答,体现了最大的仁义之道。
今义:现多表示对人的善意或帮助已经达到极点,或对人的挽救争取已尽到责任。也形容对人的忍让、宽恕达到了最大限度。
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西汉戴圣《礼记·郊特牲》
1、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何忧。
南宋陆游《秋思》诗之十
2、夫性之善在孩提少长之时,己自弥纶天地,不待后来,后来之仁至义尽,亦只还得孩提少长分量。
清黄宗羲《陈乾初先生墓志铭》
3、督办待浙江人总算仁至义尽,不料他们这般无良,下此辣手。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五七回
4、况且他们还说和我们共同管理,总算是仁至义尽的了!
现代冰心《斯人独憔悴》
5、独行拘子桥以明罚,其迁徙抄没,亦止及于子桥一身。朝廷区处,可谓仁至义尽矣。
明王守仁《剿平安义叛党疏》
6、他相信自己并没错,而且亦已“仁至义尽”,这是太太过分。
现代茅盾《蚀·动摇》九
7、唉!我苦口婆心,仁至义尽,可这个败家子就是懒狗扶不上墙,还尽气我,我算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当代阮增宝、王景芬《银鼠》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