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壁立 【jiā tú bì lì】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家: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徒:只;仅仅。
壁:墙。
立:站,引申为竖起来。
# 例句
1、经历了那场意外,他失去了所有的积蓄和财产,现在家徒壁立,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需要别人援助。
2、他因为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如今家徒壁立,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3、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他最终因一次意外的投资失败而一贫如洗,现在家徒壁立,只有几件旧家具陪伴着他。
# 成语故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故事是这样的:汉朝时期,蜀郡临邛县的富豪卓王孙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酒宴。酒宴上,县令递给才子司马相如一把琴,请他展示琴艺,相如接过琴,心中却有另一番打算:他对卓王孙家的女儿卓文君心生敬仰,决定借琴传情。他弹奏时,乐声悠扬,曲调中充满了对文君的爱慕之情。卓文君听出了其中的情感,当晚便与司马相如私奔。他们一同驾车回家,打开家门,只见四面灰墙,家中空无一物,但卓文君觉得他们的心是紧紧相连的,这比任何财富都珍贵。成语“家徒四壁”便源于此,形容穷得一无所有。该成语也被称作“家徒壁立”、“家四壁立”等。
# 引证
1、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隐逸》
2、而有性鲠直,不屑烦人代谋,是以至残腊尚未有局,家徒壁立,甑冷囊空,困苦异常。
清解鉴《益智录·应富有》
3、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
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4、初,高祖之归余朱荣,时经危乱,家徒壁立,后与亲姻相对,共忧寒馁。
唐李百药《北齐书·文宣纪》
5、既而逵疾得瘳,亲属皆尽,唯逵夫妻得全。家徒壁立,冬无被裤。
南朝沈约《宋书·孝义传·吴逵》
6、〔崔寔〕建宁中病卒,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
7、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一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