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人深致 【yǎ rén shēn zhì】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比喻:比喻风雅之人举止言谈不俗。
古义:原指《诗经·大雅》的作者见解深远。
雅人:高雅的人,旧时多指吟风弄月的文人。
深致:深远的意趣。
# 例句
1、她的言谈举止总是带着一种雅人深致的风度,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 成语故事
在东晋时期的一次家庭聚会上,谢安与他的子侄们讨论起了《诗经》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句子。当轮到谢玄发言时,他深情地吟诵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深刻地描绘了诗人离开故土时杨柳婆娑的美景,与归来时遭遇的纷飞大雪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浓烈的思乡情感。”
然而,谢安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诗经·大雅》中的“𬣙谟定命,远猷辰告”一句才堪称经典,并赞誉道:“这句诗真正展现了高雅之人的深远情怀。”他解释说,这句诗意味着君王广泛收集智慧,审慎地制定国家大计,并将这些决定及时传达给百姓。这不仅仅体现了君王的睿智和果断,更蕴含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由此,“雅人深致”这一成语便应运而生。它最初指的是《诗经·大雅》的作者们所展现的深远见解,后来则用来形容那些言谈举止高尚文雅、不落俗套的人。
# 出处
谢公(谢安)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 引证
1、叔父安尝问《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其雅人深致。
宋罗烨《醉翁谈录·道韫才辨》
2、此怪行踪可云隐秀,即其料理刘生,不动声色,亦有雅人深致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3、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
唐房玄龄等《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
4、好呀!一院秋色,雅人深致,毕竟不同。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二回
5、我们这孩子,最喜欢看西湖的风景画,可算得雅人深致。
现代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
6、《随园食单》所讲求烹调之法,率皆常味蔬菜,并无山海奇珍,不失雅人清致。
清梁章钜《浪迹续谈·不食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