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无病呻吟”详细解释

无病呻吟 【wú bìng shēn yín】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连动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没病瞎哼哼。

比喻: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而长吁短叹。也比喻诗文没有真情实感,矫揉造作。

今义:后常以“无病呻吟”讽喻文辞之矫揉作态。

无:没有,与“有”相对;不。
病: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
呻吟:病痛时的低哼。

# 易错

“吟”,读作“yīn”,不能读作“rén”。
“呻”,不能写作“伸”。

# 例句

1、他总是在朋友圈无病呻吟,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值得烦恼的事情。
2、这篇文章的内容空洞,字里行间透露出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
3、她常常在夜晚对着镜子无病呻吟,其实只是在寻求一种无意义的自我关注。

# 成语故事

“呻吟”是病痛或哀伤所发出的声音。有病呻吟是正常,如果没有生病也在那儿哼哼唉唉,就有点无端忧戚或妄发牢骚了。宋代辛弃疾有一阙〈临江仙〉词,说自己年华老去,似乎没啥用处了,所以老天要自己隐居于山林中。但是回想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生命历程,曾有许多欢乐却换来今日的叹息,就警觉自己竟然无病也在呻吟。这是“无病呻吟”的原义。这句成语比较常用的是它的引申义。因为是无病呻吟,所以就有矫揉做作的意思,常用来比喻作品缺少真感情,矫揉造作,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或讥讽人装腔作势。此成语也作“不病而呻吟”。例如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三谈到汉代蔡琰所作的〈胡笳〉诗,虽然不合楚语,但是情感从内心发抒出来,真诚动人,胜过那些不病而呻吟的作品。

# 近义词

矫揉造作
装腔作势
装模作样

# 反义词

直抒胸臆
直抒己见
直吐胸怀

# 同义异形

无病而呻

# 出处

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宋辛弃疾《临江仙》词

# 引证

1、后来的叹老嗟卑也正是无病呻吟。

现代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2、于是种种堕落的自述,猥亵的描写,无病呻吟的感伤主义,装模作样的愤世嫉邪主义连篇累牍而来。

近现代唐弢《文苑闲话》五

3、也许是,我忽然想起了《红楼梦》中的黛玉悲秋。记得过去我读到这儿时候,常常暗笑这个小心眼的女人无病呻吟。

当代从维熙《远去的白帆》七

4、我同妹妹两个,一个村姑儿,一个孤女儿,受上天的厚恩,成全到这步田地,再要感慨牢骚,那便叫“无病呻吟,无福消受”了。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三〇回

5、把你的脑力精神一齐放在你愿做的工作上,你就不会轻易发挥感伤主义,你就不会无病呻吟。

现代徐志摩《秋》

6、文非感时发已,或出自家经画康济,千古难易者,皆是无病呻吟,不能工。

明李贽《续焚书·卷一·复焦漪园书》

7、赋必有关着自己痛痒处,如嵇康叙琴,向秀感笛,岂可与无病呻吟者同语?

清刘熙载《艺概·赋概》

8、他想告诉无病呻吟的诗人和冒充高深的学者:这里才是个够味儿的战场,才是个能揭露虚伪的、严酷的竞争之地。

当代张承志《大坂》

9、然必有为而作……若无病而呻吟,虽奔涛走石,冶叶倡条,动可人心,于道何补!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

10、我现在还有时记起那一位船上的广东朋友,虽然神经过敏,但怕未必是无病呻吟。

现代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

11、我从未有过无病呻吟的时候,我发表文章,也曾想到它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

现代巴金《随想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