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故作姿态,卖弄风情。
古义:原指梳妆打扮。
今义: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大行在殡,路人掩涕;[李]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传》
1、秀姑不从。乃遣所嬖某作饵,搔头弄姿,为蛊惑计。
清袁枚《新齐谐·尸香二则》
2、[胡四]不自主地又开始搔头弄姿,掸掸衣服。
现代曹禺《日出》三幕
3、若近体诗之涂朱傅白,搔头弄姿者,勿与知可也。
清赵执信《谈龙录》
4、阿官崽,荒于嬉;赵先生,难为师。搔头弄姿兀自喜,柳巷穿来又花市。
清黄安涛《阿官崽·讽游冶也…》
5、吴新进少年,搔头弄姿,持箫撅管,以柔曼悦人者,见(张)魁,辄揶揄之。
清余怀《板桥杂记·下·轶事·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