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本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
比喻:比喻一句话或关键性的一个动作就作出最后决定。
1、大帐中的气氛十分紧张,所有的眼光都集中在闯王的脸上。罗汝才神情悠闲,面带微笑,在心里说:该你一锤定音了。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一四章
2、他不声不响,却是一家之主;女儿中意,老伴点头,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
现代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二
3、既然你我都没意见,咱们俩一锤定音。
现代郑九蝉《能媳妇》
4、自己毕竟是“司令”了,尽管人数并不算多,也是一呼百诺,一锤定音。
当代魏巍《火凤凰》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