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计无所出”详细解释

计无所出 【jì wú suǒ chū】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拿不出应付的办法;不出对策来。

计:主意,策略。
无:没有,跟“有”相对。
所:放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
出:出产,产生。

# 例句

1、此刻的我们计无所出,不知道如何是好。
2、他思量后计无所出,只得向其他人求助。

# 成语故事

这是说的三国时吴主孙权母亲的故事,说她富有智略权术。在孙策继孙坚占据江东时,功曹魏腾触怒了孙策,就是违背他的意见,因而就要把他杀掉。这时候,士大夫都想救魏腾,可是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救。在他们忧愁时,孙策的母亲靠着一口大井对孙策说:“你刚刚在江南稳下来,事业还才开头,正是用人的时候。魏功曾在你父亲手下一直尽守礼规,你今天杀了他,明天就有很多人背叛你。我不忍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现在就投井而死吧。”孙策大为惊慌。就立刻把魏腾释放了。

# 近义词

无计可施
一筹莫展
束手无策
计无由出
无法可想

# 反义词

急中生智
情急智生
出谋划策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同义异形

计无所施
无计可施
无计可生

# 出处

后主使臣群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谯周列传》

# 引证

1、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进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2、臣窃怪在朝之臣尚偷安静,自河以北,绝无处置,因循弛慢,谁复挂心,岂可待虏使在廷,寇兵压境,然后计无所出,空务张皇而已哉!

宋欧阳修《论河北守备事宜札子》

3、(若山惊曰)某理此且久,将有交代。亦常为忧,而计无所出。

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二七·唐若山》引《仙传拾遗》

4、我们已粉碎了敌人夺我外江之毒计,傀儡的将次登场,亦只是敌计无所出的穷余下策而已。

现代郁达夫《八一三抗战两周年纪念》

5、昔贼臣陈敏凭宠藉权,滔天作乱……于时贤愚计无所出。

西晋殷祐《上笺请优赠顾荣》

6、辛丑在陕度夏,慈禧要吃冰镇酸梅汤,关中天气温热,向无存冰,御膳房计无所出。

岳超《庚子——辛丑随銮纪实》

7、余曰:“计无所出。惟有俟入见,再看光景如何,方可随机应变。”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壬寅四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