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怒而不敢言 【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褒贬贬义
结构转折复句
组合联合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愤怒压在心头,嘴上不敢说出来。指在受到威压的情势下没有言论的自由。
敢:有勇气,有胆量。
怒:生气,气愤。
而: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不敢:没胆量,没勇气。
言:说话,说。
# 例句
1、在那个时代,许多人民敢怒而不敢言,默默忍受着不公与压迫。
2、面对上司的不公,小李虽然敢怒而不敢言,但他决定暗中收集证据,以便日后为自己正名。
# 成语故事
“敢怒而不敢言”比喻心里愤怒但嘴上却不敢说。
此典出自唐代杜牧《樊川文集·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唐敬宗(李湛)时,大修宫殿,统治阶级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以致朝政昏乱,民不聊生。大诗人杜牧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借助揭露秦朝统治者大修阿房宫的奢侈荒淫,对唐敬宗提出了劝谏。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到:秦始皇应以自己的心去体会千万人的心。秦人喜爱奢侈豪华,臣民百姓也都思念着自己的家园。为什么把锱珠一般微小的东西都掠夺干净,却像泥沙一样地去使用!使支撑栋梁的柱子多于田里辛勤劳动的农夫;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织女还多;一颗颗的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纵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要多;杂乱的管弦乐器声音超过了集市上人们的说话声。统治阶级这样的穷奢极欲,天下臣民嘴上虽不敢说,心里却满怀着无比的愤怒……
# 出处
(秦)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唐杜牧《阿房宫赋》
# 引证
1、众人见是鲁提辖,一哄都走了。李忠见鲁达凶猛,敢怒而不敢言。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
2、那张四气的眼大大的,敢怒而不敢言。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
3、这对于当时那在水深火热中敢怒而不敢言的人民,是一个安慰。
现代闻一多《人民的诗人——屈原》
4、翁为之娶妇分家,谓子得其六,螟蛉得其四,乃兄敢怒而不敢言。
清吴炽昌《续客窗闲话·张廉访》
5、群众留于场上未散,均翘首望着城门表示敢怒而不敢言之态。
现代郭沫若《屈原》四幕
6、看了看沙老师的脸,他敢怒而不敢言地说了声“是啦!”走出去,撅着大嘴。
现代老舍《断魂枪》
7、天义和小明母女听了,心如刀扎,泪似雨淋,虽然仇深恨大,可是敢怒而不敢言啊!
当代张孟良《儿女风尘记》第三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