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刻不容缓。
古义:旧时紧急递送的文书常标此语。
今义:今多用于军令、公文、电报。
1、你侄儿来信,十万火急,叫我赶紧回去。
现当代刘绍棠《烟村四五家》二
2、下过十万火急的命令以后,李自成上了乌龙驹,带着宋献策、双喜和一二百亲兵,离开河堤,趁洪水淹没阎李寨之前,疾驰回营。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五五章
3、梁大牙擅自带领朱一刀等人乘夜黑驰骋百里,给汉奸维持会长朱恽轩拜寿的消息,在梁大牙出发的当天夜里就被李文彬获悉,并以鸡毛信的方式十万火急地报告了分区和特委。
现当代徐贵祥《历史的天空》六章
4、〔萧祥〕用连笔字写道:“县委,十万火急,三甲起了胡子,约五十来个,枪马俱全,即派一连人增援。”
现当代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
5、启奏陛下! 鸡鹿寨十万火急,羽书传到长安,请圣裁。
现代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6、现在,他一边哇啦哇啦地叫着,一边将手伸进腰里去掏枪!情况已是十万火急了!
现代郭澄清《大刀记》第九章
7、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现代老舍《赵子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