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手无缚鸡之力”详细解释

手无缚鸡之力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主谓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两只手连捆一只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人文弱无力。

古义:原指书生文弱没有力气。

今义:后泛指体质瘦弱,没有力气。

手: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无:没有,跟“有”相对。
缚:捆,捆绑。
鸡:家禽,公鸡能报晓,母鸡能生蛋。
之:助词。
力:气力,力量。

# 提示

多用于形容文弱书生。

# 例句

1、尽管他平时看似温文尔雅,但在面对困难时却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毅力,让人无法相信他曾经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2、她在家里总是被家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几乎不用动手做任何事情,所以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她就显得手无缚鸡之力,无法应对。

# 近义词

软弱无力
弱不禁风
弱不胜衣

# 反义词

拔山扛鼎
孔武有力
身强力壮

# 出处

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有什么本事在那里?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

# 引证

1、萧让道:“山寨里要我们何用?我两个手无缚鸡之力,只好吃饭。”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三十八回

2、小人既是以身许国,岂不欲早投大寨?但小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未习行兵之道,于是何益?

清钱彩《说岳全传》四十九回

3、我说:“我手无缚鸡之力,能立什么大功?”

现代张恨水《八十一梦·第四十八梦》

4、她的童年结发,饱经忧患,手无缚鸡之力,终年闭门思过、与世从来无争的丈夫,也终于逃不过文人的浩劫。

当代孙犁《秀露集·〈从维熙小说选〉序》

5、这个品貌,原是个奇人,不是那手无缚鸡之力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四九回

6、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儿子怎么死,我怎么陪着。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

7、这个老者怒气冲天,七窍生烟,他想折断一枝水柳,抽打叶三车放手,可惜他手无缚鸡之力,拼出吃奶的气力也折不断。

现代刘绍棠《花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