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tíng tíng yù lì】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abc
# 基本释义
今义:后形容人(多指美女)身材细长清秀或花木等形体挺拔多姿。
亭亭: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
玉立:像玉雕一样挺拔美丽。
# 例句
1、花园中,那株荷花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亭亭玉立,宛如一位穿着绿色裙裾的舞者。
2、她身材高挑,亭亭玉立,走在人群中总是那么引人注目。
3、那棵年轻的松树,在悬崖边顽强生长,亭亭玉立,成为了那片荒凉之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 成语故事
《北史》中记载:“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故事是这样的:北齐时期,高湛残忍的性情和荒淫的行为使他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身患重病。一次疾病发作,他昏昏沉沉地睡去,梦见空中有一个五色物体,近看又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妇人,离地数丈高,亭亭玉立。一顿饭的工夫,又变成了观世音。高湛急忙召来太医徐之才为他看病。徐之才善于溜须拍马,深得高湛宠爱,他为高湛诊脉,听他叙述症状后,断定是色欲过多,大虚所致。他开出汤药方,高湛服下一剂后,眼前的美人稍稍远去,再服一剂后,美人又变回五色物体;服下数剂后,病情果然好转。但最后,高湛还是旧病复发病逝了。后来,成语“亭亭玉立”渐渐流传开来,也称“亭亭而立”,用来形容女子形态美丽或花木挺拔美丽。
# 出处
立若碧山亭亭竖,动若翡翠奋其羽。众色燎照,视之无主,面若明月,辉似朝日,色若莲葩,肌如凝蜜。
汉蔡邕《协初赋》
# 引证
1、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唐李百药《北齐书·徐之才传》
2、想人间是有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
元张养浩《最高歌兼喜春来·咏玉簪》曲
3、一女迈出群,亭亭玉立。
明张岱《公祭祁夫人文》
4、树的姿态各个不同。亭亭玉立者有之,矮墩墩者有之,有张牙舞爪者……有摇曳生姿者,各极其致。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树》
5、仙状秀出,丹青写似,亭亭玉立,峨峨岳峙。
唐于邵《杨侍御写真赞》
6、她的身材也很优美,修长,苗条,亭亭玉立。
当代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7、有女名憨园,瓜期未破,亭亭玉立,真”一泓秋水照人寒“者也。
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