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连城之价”详细解释

连城之价 【lián chéng zhī jià】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物品珍贵,价值极高。

连城: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和氏璧,秦昭王寄书赵王,愿以十五城易璧。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连城”指和氏璧或珍贵之物。
之:助词。
价:价钱,商品所值的钱数。

# 提示

用于物品等。

# 例句

1、这块罕见的宝石,因其独特的色泽和纯净度,被估价为连城之价

# 成语故事

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想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它。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它送回赵国,秦王气得要杀死蔺相如。

# 近义词

价值连城
连城之璧
和璧隋珠
无价之宝
连城之珍

# 反义词

一文不值

# 同义异形

连城之璧

# 出处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引证

1、砻之以砥砺,错之以他山,故能致连城之价,为命之宝。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

2、故和璧之在荆山,随珠之潜重川,非遇其人,焉有连城之价,照车之名乎!

唐房玄龄等《晋书·张载传》

3、太子(曹丕)与繇书曰:“…宝玦初至,捧跪发匣,烂然满目……不烦一介之使,不损连城之价,既有秦昭章台之观,而无蔺生诡夺之诳。

西晋陈寿《三国志·钟繇传》一三裴松之注引《魏略》

4、荆山之璞既琢矣,宜砻之,虽休勿休,古有光大,晨昏之暇勿忘,则叠札之望可酬,连城之价可取。

唐欧阳詹《送周孝廉擢第归觐序》

5、悠悠指长道,去去策高驾,谁为倾国谋,自许连城价。

唐韩愈《县斋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