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攀登至山顶,到达最高点。
比喻:喻造诣达到极高的境地。也喻某种事物发展到极点。
佛经以为祛治神明,则圣可致。简文曰:“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冶之功,故不可轻。”
晋郭澄之《郭子》
1、(王羲之)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八·张怀瓘〈书断·中·神品〉》
2、诗在唐朝,用以取士,唐诗之妙,已登峰造极。
明张岱《琅嬛文集·一·一卷冰雪文后序》
3、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
现代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4、在“中天门”下边的人往往误认“中天门”为“南天门”,于是心里想道这可好了,已经登峰造极了。
现代李广田《山之子》
5、君文之病,在于有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
清顾炎武《与人书》之十七
6、就在这珞珈山训练的时候,我相信恐怕就是师道的尊严登峰造极的时候。
现代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
7、他们间的友谊已经登峰造极,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了。
现当代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十三
8、凡杉溪先生拔新领异之诗,登峰造极之文,既摛张发挥不遗余矣,予尚何言哉!
宋杨万里《杉溪集后序》
9、无奈这件公事头绪太多,他的西学尚不能登峰造极,很有些翻不出来的地方。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五回
10、傅小槐的表演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了。
当代王小鹰《丹青引》四一
11、在那荒唐而又可怕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现代巴金《随想录》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