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广大神通”详细解释

广大神通 【guǎng dà shén tō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本领、手段极为高超,无所不能。

广大:指胸襟开阔,局度宽宏。
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 例句

1、这非某等之过,那妖魔具有广大神通

# 成语故事

“神通广大”这一成语,其背后的典故深厚且富有佛教色彩。首先,“神通”二字在佛教中特指一种超凡脱俗、难以捉摸的神秘智力。其中,“神”象征着变化莫测,而“通”则意味着无拘无束、畅通无阻。两者结合,便构成了“神通”,即那种深不可测、无所不能的超凡能力。 在《敦煌变文集》所收录的《维摩诘经讲经文》中,我们可以找到“广大之神通”这一表述。维摩诘,其名字为胡语音译,意为“净名”或“无垢称”,象征着纯洁与无染。他是一位在家修行的居士,善于以“示疾”的方式,即通过展现病容来教化前来探病的众生。 据经文记载,有一次维摩诘生病了,佛陀欲派遣弟子前去探望。然而,众弟子深知维摩诘的“神通广大”与机智辩才,自忖在佛法论辩上定无胜算,因此舍利佛、迦叶等五百弟子竟无人敢应命。最终,佛陀转向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虽谦称维摩诘“具四般之才辩”、“现广大之神通”,但仍表示不敢推辞佛陀的托付。这里的“四般之才辩”指的是维摩诘在佛法论辩上的四种无碍智慧,而“广大之神通”则正是对他超凡能力的赞誉。 文殊菩萨的此次探病之行,不仅展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厚理解,更与维摩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佛法论辩。两人之间的对话机锋四出,充满智慧与哲理。可以说,“神通广大”这一成语正是从“广大之神通”这一表述中演变而来,用以形容人的本领、手段高超、技艺精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成语逐渐脱离了佛教的专用语境,成为了一个泛用的形容词,用以赞美那些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卓越表现的人。

# 近义词

神通广大

# 出处

盛则右丞(王维)尤在青莲(李白)之上,亦以逸不可及。至杜公(甫)广大神通,压古轶今,岑(参)、高(適)诸人无敢望其项背。

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续集》

# 引证

1、公门中人,三头六臂,广大神通,真令人无从捉摸。

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

2、妪闻道破其情,微哂曰:“汝母女纵有广大神通,亦跳不出我范围也。”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六·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