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允文允武”详细解释

允文允武 【yǔn wén yǔn wǔ】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ac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能文能武。

允:文言助词。
文:非军事的,非武力的,跟“武”相对。
武:关于军事或技击的,跟“文”相对。

# 例句

1、他是一位允文允武的全才,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武术比赛中也屡获殊荣。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僖公在某一年的战役中,成功带领鲁国军队击败淮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了铭记这一伟大的胜利,他在新建的泮宫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在这场宴会上,鲁僖公邀请了大夫们前来,并要求他们撰写颂词,以歌颂他的英勇与智慧。其中,有人写下了这样的颂词:“鲁侯穆穆,德敬且明。威仪整肃,民之楷模。文武双全,光大家风。无有不孝,共祈福祉。”这句话的意思是:鲁侯庄严肃穆,他恭敬地彰显着高尚的品德。他整肃威仪,成为百姓的典范。他既擅长文化,又精通武艺,完美地传承和发扬了祖先的光荣传统。所有人都以他为榜样,共同祈求幸福和安康。 这场宴会之后,“允文允武”这一成语应运而生,它用以形容一个人既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又具备卓越的武艺才能,也可以写作“允武允文”。

# 近义词

能文能武
乃武乃文
文武双全
文武兼备

# 反义词

百无一能

# 出处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孔颖达疏:“既有文德,又有武功。”

佚名《诗经·鲁颂·泮水》

# 引证

1、允文允武,多艺多才。

唐李大师、李延寿《南史·梁本纪·论》

2、为了这番乱事,遂引出一位允文允武的儒将,削平叛藩,建立奇功。

近代蔡东藩《明史演义》五一回

3、公其允文允武,克明克乂,迪七德,敷九功,龛暴除乱,下绥我苍生,傍施于九正,若伊之在商,周之有吕,说之相丁,用保我无疆之祚。

唐李大师、李延寿《北史·苏绰传》

4、先王之志,我维行之。天胙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宋苏轼《表忠观碑》

5、是子是父,允文允武,勋在册府,帝锡之爵士,其生不负,而殁不朽。

明王守仁《海日先生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