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借指仅有的一点拙劣本领。
比喻: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今义:后来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1、昔而少健,黔驴之技已殚;今也病衰,驽马之疲难强。
宋欧阳修《亳州乞致仕第三表》
2、黾勉支吾两载,亦有天幸,不至乏绝,然黔驴之技则竭矣。
宋李曾伯《乞休致奏》
3、黔驴之技止于是,君王用意徒为尔。
明王冕《宣和殿画驴图》诗
4、吾兄材技既精,又通书史,将来功名正未可量;如小弟黔驴之技,卑不足数。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二集》四回
5、任凭在成都方面怎么骂他是汉奸,怎样威吓说要撤他的职……终于还是把人家没奈何,反而表明了成都方面黔驴之技,除了乱叫乱踢一阵,还有什么能耐?
现代李劼人《大波》一部五章
6、秉钺专征,实愧严尤之三策;赐书增秩,已膺甘茂之十官。虽长蛇之势若粗雄,而黔驴之技已尽展。
宋李曾伯《代襄阃回陈总领贺转官》
7、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现代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8、如恽之心,非敢必,其自远方而来,以黔驴之技名联仕版。
元王恽《秋润全集·三五·上张右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