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牛无全 【mù niú wú quán】
褒贬褒义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眼里看到的不是整头的牛。
比喻: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目:眼睛。
牛:哺乳动物,反刍类,身体大,肢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
无全:没有完整的。
# 例句
1、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雕刻技艺已经达到了目牛无全的境界,每一刀下去都如同行云流水,毫无阻碍。
#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宰牛时已经看不到一头全牛了。
# 出处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战国庄周《庄子·养生主》
# 引证
1、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
晋孙绰《游天台山赋》
2、盖闻民既大安则乐世如砥,策能戡乱则目牛无全。
明宋濂《演连珠》
3、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