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气合 【zhì tóng qì hé】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志:志向;志愿。
同:相同;一样。
气合:意气相投。
# 例句
1、在团队中,志同气合的伙伴们总是能够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
# 成语故事
犹“志同道合”。《论衡》是汉代王充所作,〈逢遇〉篇主旨在说想要在政治上一帆风顺,要有好时机,遇到一个提拔自己的人,才高行洁,不保证能够当官。王充列举虞舜、许由二人,都是唐尧时的圣人,但虞舜继承帝统,许由却遁入山林;太公、伯夷二人,都是周朝时的贤人,但太公受封,而伯夷却饿死首阳山下。虽然都是圣者贤人,彼此理想、志趣一致,但是同中有异,合中有离,人的境遇不同,结果也就迥异,终究都是取决于出生能否逢时,所遇能否得人。后来“志同道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
# 出处
蔚乎其相章,炳乎其相辉,志同而气合,鱼川泳而鸟云飞也,愈乐是宾主之相得也。
唐韩愈《昌黎集·一三·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
# 引证
1、(张孝祥策曰)上天祐之,畀以一德元老,志同气合,不动声色,致兹升平。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六六·绍兴二十四年三月辛酉》
2、僚友一时,志同义合,相与扶立俊豪魁特之绪,使流风馀论犹能表见于后人。
宋叶适《水心文集·二九·书龙川集后》
3、予始因伯恭父以识君,志同气合,遂结婚姻之好。
宋朱熹《承事郎致仕潘公墓志铭》
4、里之志同气合者,数人往还,觞奕谭笑无虚日。
明杨士奇《刘仲高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