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言必有中”详细解释

言必有中 【yán bì yǒu zhò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言:说。
必:一定。
有:表示发生、出现。
中:正对上,恰好合上。

# 易错

“中”不读zhōng。

# 例句

1、在团队讨论中,小李总是能够言必有中,给出既实际又可行的建议。
2、他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每次都言必有中,总能直击问题的核心。

# 成语故事

《论语·先进》记载着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储存财货、兵器等物的仓库,叫长府。鲁昭公曾以长府为据点,攻打过季孙氏。鲁昭公被赶走以后,季孙氏为了防止鲁昭公反攻就决定改建长府。孔子的弟子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下去,难道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改建呢?”孔子说:“闵子骞平时不怎么说话,没想到一说话就说到要害上。” 《周书·武帝纪上》中讲公元六世纪二十年代,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大起义彻底瓦解了统治中国北部的北魏王朝,后来便在北方形成东魏和西魏两个割据政权,与割据江淮以南的梁形成政权三分鼎立的形势。后来,东魏改为齐,西魏改为周——后人称它为北周。(北)周武帝宇文邕,死后谥号为武皇帝,称为高祖。宇文邕字祢罗突,是宇文泰(字黑獭,死后谥号为文皇帝,称为太祖)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叫叱奴太后,在大统九年生下宇文邕,天和二年(公元567年)被尊为皇太后。宇文邕非常孝顺父母,聪明又有才干。父亲非常器重他,说:“将来成就大业的,一定是他。”字文邕的大哥宇文毓(小名统万突,死后谥号为明皇帝,称为世宗)即位后,特别喜爱宇文邕,每逢研究朝廷大事,大多都让宇文邕参加讨论。宇文邕性格深沉,深谋远虑,如果不征求他的意见,那么他就会一直保持缄默。宇文毓经常叹息说:“四弟不喜欢说话,可是说起话来,都能说到点子上。”

# 近义词

一语破的
一针见血
一语道破
击中要害

# 反义词

言不及义
语无伦次
废话连篇
海阔天空
漫无边际

# 出处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先进》

# 引证

1、吴王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六年》

2、徒见娄敬掉而获爵,不知魏其齰以可悲。虽言必有中,而适其时。

唐李德裕《舌箴》

3、吾郡孝廉乔敷,在先生论文决科第,言必有中,最是有眼之人。

清王有光《吴下谚联·有眼瞎子》

4、老爷道:“三公之见,妙哉!妙哉!王老先生是一个理,天师老先生是一个数,国师老爷兼理兼数。诸公不言,言必有中。”

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