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风骤雨 【piāo fēng zhòu yǔ】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
比喻:比喻声势迅猛,威力强大;也比喻风骨、气势强劲而豪放
飘风:疾风。
骤:迅疾,猛快。
雨:指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滴,是天气现象之一。
# 例句
1、夏天的午后,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飘风骤雨袭来,让人措手不及。
2、这场飘风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间天空就恢复了晴朗。
3、在飘风骤雨的洗礼下,大地仿佛得到了重生,变得更加清新和生机盎然。
# 成语故事
《老子》中的一段深邃阐述这样写道:“希言自然,即言少而道存。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之间,何以此种力量?乃是天地之所为。”这段话的精髓在于,它揭示了一个至理:“道”无需冗长的言辞来描绘,而是默默地、自然而然地运转着。因此,我们看到,狂风不会永远地吹拂整个早晨,暴雨也不会持续地倾泻一整天。那么,这背后的推动力又是什么呢?正是那广阔无垠的天空与深厚浩渺的大地。
从中,我们汲取了“暴风骤雨”这一成语的精髓。如今,我们常用它来描绘那些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事物或运动,它们如同狂风骤雨一般,既有震撼人心的破坏力,又蕴含了滋养万物的生命力。这一成语也常被称作“飘风骤雨”或“疾风暴雨”,它们都生动地描绘了那种短暂而强烈的自然力量。
# 出处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春秋老聃《老子》二三章
# 引证
1、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唐李白《李太白全集·八·草书歌行》
2、路经水折山回处,人在飘风骤雨间。
清刘大櫆《均州晚泊》诗
3、飘风骤雨,不入灌坛之乡;暴武苍鹰,潜出瑕丘之境。
唐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
4、飘风骤雨谩惊春,扫荡何烦臂屈伸。
宋范成大《石湖诗集·二二·有感今昔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