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一介不取”详细解释

一介不取 【yī jiè bù qǔ】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
不:表示否定的意义。
取:拿。

# 例句

1、他在位多年,清廉自守,一介不取,深受百姓爱戴。
2、面对诱惑,他始终不为所动,坚持一介不取的原则,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人们传说伊尹之所以能当上商汤的国相,是因为他宰割了食物,烹调好了,进献给汤,以此比喻自己有宰治天下的能力,才受到了汤的任用。万章问他的老师是否有这样的事。孟子回答说:“不是,没有这样的事。当初伊尹在有莘(国名)种田,他爱慕的是尧舜所施行的道义。假使不合他的道,不合他的义,即使拿天下去供养他,也不领受的;即使牵了上千驷(四马为驷)的马去,也不屑看的。假使不合他的道, 不合他的义,就是一枝草荠,也不肯给人的,别人的一枝草荠也不肯要的。是汤得知伊尹是个贤人,派人去聘请他的。开始,伊尹说什么也不肯出来做官,是汤连续派人去请了三次,他才答应出来做官的。”

# 近义词

两袖清风
一介不苟
一毫不取

# 反义词

见利忘义
贪污腐化
贪得无厌

# 同义异形

一介不苟

# 出处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战国孟子等《孟子·万章上》

# 引证

1、《张舍人遗缛段》云:“……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可见子美一介不取之意。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一八一·诗话·李杜》

2、吾郡罗椿,字永年,诚斋高弟也。清贫入骨,一介不取,颇有李方叔、谢无逸风味。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五·就斋诗》

3、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

明末清初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一回

4、自是餍饫史学,为专门之业。非礼义不妄言动,一介不取于人。

元王恽《卓行刘先生墓表》

5、自揣自得官后,每自誓上不负吾君,下不负吾民,中不负平生所学,一介不取,抱守终身。

明海瑞《交印文》

6、子震,亦弃诸生,非义一介不取。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李天植传》

7、天性和易,生平未尝有忤色,而孤高特立,一介不取,有古狷者风。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槐西杂志一》

8、他穷到摆测字摊时,还是一介不取的,他做起官来,也就可想而知了。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