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而废 【zhōng tú ér fèi】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比喻: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中:中间、当中。
途:路途、过程。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废:停止、放弃。
# 例句
1、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中途而废,否则将一事无成。
2、他在学习上总是中途而废,难以取得好成绩。
3、创业的过程充满挑战,若中途而废,前期的努力就白费了。
# 成语故事
《礼记・中庸》中,孔子曾言:“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这句话表明,真正的君子以道德为行为指引,若中途放弃,便不能称之为君子,孔子本人也绝不这样做。由此产生的成语 “半途而废”,形象地展现了在前进途中戛然而止的情形,意味着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它还有 “半途而罢”“中道而废”“中途而废” 等别称。
# 引证
1、此种悖谬行为如不立即改正,则解放区复堤工程,势必被迫中途而废,于本月底停工,将使今年治河工程不能按预定计划完成,其后果应由国民党当局负责。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46.07
2、总之,是不准彻底摧毁蒋家王朝,要使革命中途而废。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