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离开危险,趋于安全。
夫见机而动,《周易》所称;去危就安,人事常理。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慕容白曜传》
1、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网罗。
唐李百药《北齐书·文襄帝纪》
2、魏遣中书舍人张文伯至彭城,法僧谓曰:‘吾欲与汝去危就安,能从我乎?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
3、惟思去危就安,以为苟全之计。
明陈子龙《兵家言序》
4、从此长堤堪以拽,平澜堪以鼓抴,而每年数百万之粮饷,得以去危就安,为漕运永赖矣。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淮徐》
5、朕当许公主朝觐,亲问事宜,傥须应接,必无所吝,冀令彼国从此辑宁,岂不谓去危就安,转祸为福
唐李德裕《为唐穆宗赐回鹘可汗书》
6、或言汝等阴有异图,何为当此农时辄相扇动,非去危就安之计也。
元脱脱等《金史·叛臣传·张觉》
7、一经战阵,非死即逃,我等怎可束手待毙,去危就安,正在今日,未知诸君意下如何?
近代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五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