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比喻: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灭亡。
(重耳)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今年六十有一,衰病侵凌,行将就木,乃欲变心从俗,以为侥幸俸钱禄米之计,不亦可羞之甚乎!
南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二八·与留丞相札子(其三)》
2、那时世誉留白子相吃酒,白子相道:“近日李二爷令爱如何?”世誉道:“行将就木,我倒求他早死一日,眼睛里却去了一个恶物。”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三集》四回
3、事隔多年,我也行将就木,觉得老刁是个同学又是朋友,常常想起他来。
当代孙犁《乡里旧闻·老刁》
4、(老仆叹曰)老奴岂不作如是想?第恐行将就木,不克见此荣华耳。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
5、他自己也不懂得为什么她的心情是那么苍老凄凉,好像是行将就木之人了。
现代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
6、直到今天——行将就木之年,我仍然那么深深地爱着大自然,也忘不了上海的梧桐树。
当代杨沫《难忘的悠悠岁月》
7、难得两位义士,不忘先朝,但老夫行将就木,只求晚年残喘……何敢多事!
清吴沃尧《痛史》第二十五回